李 莹1,2,章津铭1,傅超美1﹡,闫 莉1,张慧敏1
(1.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,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四川 成都611137;
2.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, 四川 绵阳621000)
摘要:目的 比较并评价四逆汤的传统制备法与《中国药典》2010年版一部所载制备方法。方法 采用RP-HPLC测定并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四逆汤中甘草酸、新乌头碱、乌头碱、次乌头、6-姜辣素的含有量及干膏量。色谱条件为:甘草酸色谱柱为Krosmasil C18柱(Dikma公司,4.6 mmsil C中药,5 μm),以甲醇-0.2 mol/L醋酸铵溶液(65︰35,含0.5%冰醋酸)为流动相,检测波长为250 nm;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(DDA) 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18柱(Waters公司,4.6 mmry Shie,5 μm),以甲醇(A)-0.05 %三乙胺水溶液(B)梯度洗脱,检测波长为237 nm;6-姜辣素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18柱(Waters公司,4.6 mmry Shie,5 μm),以乙腈-甲醇-水(40︰5︰55)为流动相,检测波长为280 nm。结果 按传统方法制备四逆汤含甘草酸、6-姜辣素的量和干膏量分别是按药典方法制备四逆汤的3.6倍、1.7倍和5倍,新乌头碱、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有量总和相近。结论 从化学成分的角度,初步揭示四逆汤的传统制备方法与药典方法相比存在一定差别。
关键词:四逆汤;制备方法; RP-HPLC;干膏量